400-788-5678
前段时间,与一位企业总经理交流,谈到企业文化如何从"虚"做"实"的时候,客户老总非常认同,企业之间最后比拼的,就是企业文化的建设。
旁边陪同的HRD一脸骄傲的对我说,我们的企业文化做的很好,各项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员工对企业文化认同度很高。客户老总没吭声,只是给我倒了一点茶。
我看这架势不学习一下都不行,于是请教这位HRD是如何来做企业文化建设,以下是她介绍的三个内容:
1、标语、口号、英雄员工宣传
该企业花了不钱在LOGO设计、文化价值观标识、文化手册释疑、各类优秀员工事迹的宣传资料,制作精美,口号也是朗朗上口,很押韵。
2、各种形式的活动
办公室楼道两侧张贴了过往的年会、员工生日/体育活动、团队学习、社会义务活动的照片和文字介绍,HRD在介绍时很谦虚的表示,这类工作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3、组织结构上的保障
成立了专门的企业文化推广小组,客户总经理任组长,HRD任副组长,负责日常推进,各部门负责人是小组成员,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协调推进文化建设的各项任务。
听HRD介绍完后,对其已完成的工作表示认同。也提出了三个问题:
1、文化价值观是否有体现在制度、流程、行为设计层面?
有时候企业文化建设只是实现"上墙",难度并不大。
我们服务过的客户,在做企业文化建设时,将价值观分解到具体制度制订、流程优化、员工行为过程中予以体现,并在不同的部门,结合工作内容的不同,形成可检视的员工行为,并纳入到制度评审、流程评价、员工绩效考评的环节,作为制度或流程是否通过、员工绩效评价等级的关键考核标准,甚至是不符合企业文化导向的制度、流程、员工行为,均会被一票否决。
比如一些优秀的企业,较为典型的是阿里巴巴,绩效评价中,文化价值观评价硬性占权重50%,而且各项价值观评价内容已经与工作过程相结合,更便于考评。
再比如,当向HRD了解,在举行员工团建活动的时候,有没有提前分析过跨团队配合存在的问题,想通过团建哪类体验活动来消除、化解工作配合中的矛盾?有没有针对性的设计活动过程和启发环节?
可惜,这家企业还没有思考到这个维度。活动现场看起来很热闹,鸡血沸腾,事后还是一地鸡毛。
这是文化建设脱虚向实的重要环节,否则文化建设将没有存活的土壤。
2、有没有核心的"领导分子"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之前一直有一个误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这个观点也特别容易被HR管理者所认同,其实这是把"锅"又还回给老板,只是在台面上不敢直说。
这还真不是老板一个人的责任,除了初创企业,这个说法不成立。
从我们接触到的客户来看,这些优秀的企业经营团队,在以老板为中心的核心管理层中,有3-5个企业高管,分管战略与文化、日常运营、资本运作,组成企业管理的"领导分子"。这个团队的气质就决定了企业文化的内核,HR管理者的作用,是协助老板组建这个"领导分子"团队并使之高效运行。
像之前由总经理任组长,HRD任副组长来主持工作的方式,容易陷入总经理没空、HRD推动不了的窘境。如果有"领导分子"团队,可以解放总经理或老板的时间,借用信息化、数字化手段来传播、记录、验证企业文化行为的落地,从更高维度来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效果会更好。
3、企业文化与目标是否保持一致性?
企业文化是在明确愿景和使命之后,解决使用哪些特质的人才、用什么方式协作可以实现的逻辑问题。它要回答在面对不确定性环境时,企业对社会、客户、员工的终极态度。从长远来说,这是社会认可、客户选择、员工跟随的根本原因。
这就要求企业在理解、规划企业文化时,从逻辑闭环角度,能够解释如果遵循这样的文化行为准则,以及具备价值观特质的团队,企业是能够获得客户订单或市场份额,能够回馈社会和员工,实现持续、健康成长的底层逻辑。
现在企业通用价值观的描述方式高度趋同,比如务实、创新、团队奋斗等,如果不能有效解析到业务活动中,文化价值观的执行,就是"两张皮",只能停留在口号层面。
HRD听完这些问题,陷入深思,同时记录了一些内容。客户总经理为了缓解气氛,特意邀请HRD和我一起共饮杯中茶,以示感谢。
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类似的场景可能不是最后一次,那位HRD专业水平也毋庸置疑,只能说环境改变了,我们的方法和认知也要升级,否则就是刻舟求剑,抑或者是缘木求鱼。
本文作者东宝人才研究院 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