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788-5678
近几年来,随着新冠疫情的反复蔓延,全国各地的抗疫工作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为了更好的应对疫情,众多企业积极采取居家办公的模式,能够有效地减少人员集聚,降低病毒传播风险。针对于员工居家办公的管理,企业还需要有一套合情、合理的管理办法,在员工的考勤、绩效、薪酬方面能够发挥积极作用。
为了积极响应防疫政策,降低企业负担,人社部也提出“有条件的企业可安排职工通过电话、网络等灵活的工作方式在家上班完成工作任务”,但是在居家办公的实际落地中,存在的管理挑战与疑问仍是不少,小D整理了一些实用的管理方法和法律小知识,希望能给企业带来管理上的一些实操参考。
作为特定情况下的办公方式,必然会涉及公司对员工考勤方式及日常管理上的变化,那么该种情况是否需要征得员工同意?是否需要履行民主程序呢?
《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并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明确规定,工作地点是劳动合同必备条款之一。安排员工居家办公属于对劳动合同工作地点的变更,原则上单位需要与员工协商一致。也有地方裁审口径认为,单位根据生产经营需要,调整劳动者工作地点属于用人单位自主用工行为,不需要与员工协商一致,但需要保证合理性。因此建议单位安排员工居家办公的时候,应注意考虑员工个人意愿以及安排该员工居家办公的合理性。
审查变更工作地点的合理性一般需要考虑以下三点:
(1)对员工的生活影响,尤其要考虑是否明显增加员工工作成本,单位是否采取了合理的弥补措施减低影响;
(2)调整是否具有歧视性、侮辱性;
(3)变更工作地点后,订立劳动合同的目的是否仍能实现。
显然,居家办公一般不会增加员工工作成本,合理性比较容易满足,但单位需要注意为员工提供必备的劳动条件,以便于员工开展工作,如配备必备的办公设备等。为留存证据、防范法律风险,建议单位与员工就协商一致居家办公签订书面协议,或者要求员工提交书面的居家办公申请。
居家办公会明显改变员工的工作沟通方式、团队交流氛围乃至组织的绩效产出,很容易出现目标性不强、驱动性不足、结果管控困难、沟通延迟等情况,为了让管理取得更加高效而且直接的效果,企业管理者们其实可以尝试一些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手段和技巧:
①管理结果,忽略做事风格
居家办公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员工的所有工作都是云响应,他们通常具备各自的工作风格,特别是年轻一代,不会严格按照办公室通勤时间有序安排所有工作,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相关的事情,企业在这种时候,不必过分关注员工的做事风格,而是需要以工作结果来衡量其居家办公的工作质量,确保任何形式下,员工都能做到良好的工作产出即可。
②合理分配任务,达成目标一致
对于企业来说,很多管理者认为,居家办公就意味着无法监督员工,员工的工作结果无法得到保证,为了防止工作产出无法正常输出的情况发生,管理者可以与员工达成一致的任务目标,做好合理的任务分配,当然任务的发起要有明确的目的、任务描述、完成时限、成员构成和明确的责任人,管理者或者领导者只需要抓任务执行结果,跟进任务计划中的问题即可。
③建立沟通机制,及时响应员工需求
一些项目性的工作,需要建立在各部门及内部员工良好沟通的基础上,居家办公因为工作响应时间的不确定,很多员工会出现不愿意提出问题的情况,会增加人与人的焦虑和不信任,因此企业需要建立良好的团队沟通机制,最大程度保证沟通的及时性和支持工作的响应度。
④鼓励团队协作,激发工作动力
居家办公的模式容易产生内部成员之间的隔离感,因此建议企业鼓励开展能让团队成员协作的项目工作,加强员工之间的紧密联系,鼓励员工及时向团队反馈公司或团队的业绩情况,并阐明他们的工作对组织的贡献,这样不仅能有效提升团队与公司的凝聚力,还可以达成激发员工工作动力的最终目的。
⑤全民应用远程工具,提升工作效率
居家办公期间的工作完成及沟通,都需要依赖线上工具,企业除了需要为员工提供最基础的工具包括在线写作工具、会议工具、在线管理工具等,还要及时应用一些数字化人才管理工具,来确保各类事项审批确保在线流程顺畅,各类重要通知的全员签收,让更多员工在高效率办公的同时,与企业保持同频。
居家办公期间,员工与用人单位的信息不对称明显加剧,但并不妨碍用人单位实施有效的绩效管理,如对员工设定阶段性的绩效目标(如按月、按周)、工作计划和周报,对员工的工作表现也可通过邮件、电话会议/网络会议等进行及时反馈。
在绩效管理活动的推进过程中,管理者应当充分发挥员工的自主性,如由劳动者自行选择工作反馈方式或周期,通过及时沟通反馈提升员工的胜任力,推进具体管理举措避免歧视,确保员工获得足够的“公平感”,最终促进组织绩效的达成。
居家办公不管是对员工的自控能力、规划能力,还是对管理者的领导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只有采用积极、透明、灵活的工作方式,才能保证工作的有序开展,适当地给予员工个人的规划自由,还能大力提升工作效率,激发工作潜能。
上一篇:给员工发工资条用什么软件?
下一篇:财务算工资用什么软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