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宝资讯
聚焦东宝动态,了解行业前沿

为什么有的系统上线后用不起来?——实施顾问的真实复盘

日期2025-10-18浏览量104次 发布者东宝HR系统

在实施顾问的职业生涯里,经常能听到客户抱怨:

“系统功能挺全的,就是没人用。”
“上线那天很热闹,过了两个月,大家又回到Excel和线下了。”

作为亲历者,我见过不少类似的场景。今天,就结合自己的经验,来一次真实的复盘:为什么系统上线后会“用不起来”?又该如何避免?

 

一、常见原因:表面上线,习惯没改
1、需求没抓准
上线后发现流程和用户习惯对不上,员工自然抵触。很多时候,企业过度依赖管理层的意见,却忽略了一线的声音。

2、流程没固化
很多企业在系统里依然想复制原来的手工做法——请假还是找领导签字、数据还是先走Excel,再人工录入。结果,系统成了“辅助工具”,没能成为“唯一入口”。

3、规则没统一
不同部门各有口径,考勤、薪酬、绩效标准差异巨大。没有上线前的统一,系统只能“管一部分”,久而久之,大家就弃用了。

4、培训没跟上
HR部门和实施顾问都以为“功能讲过一遍,就能用了”。但实际情况是:基层员工忙业务、领导层没耐心,结果该用的人不会用,能用的人不用。

 

 

二、实施阶段忽略的动作:上线≠结束
在我的经验里,很多“用不起来”的项目,都犯了一个错误:把上线当成终点,而不是起点。
1、分层培训,而非一刀切(PS:这一点是我们很多项目经理与顾问忽视的点,最容易忽视的是对管理层的培训,导致系统上线价值不被认可...
一线操作员需要知道“怎么点”。
管理层需要明白“为什么要这样点”。
系统管理员要能解决“出错后怎么办”。
不同人群要分批、分重点,不是一场大课走天下。

2、小范围试点,而不是“一刀切推广”
在大集团项目中,我们常会挑选一个工厂或部门先上线,跑通流程,积累案例,再逐步复制。试点的好处是能暴露真实问题,同时能形成“示范效应”。

3、上线后的陪跑,而不是“交钥匙”
系统上线初期,使用习惯尚未养成,往往需要持续两三个月的陪伴式支持。顾问要及时收集问题、帮助客户建立问题池和改进节奏,而不是“验收走人”。

 

三、顾问的复盘:用得起来,靠的是三个关键
1、场景优先,而非功能优先
成功的项目,总是先聚焦几个高频痛点场景(如招聘到岗、算薪准确率),让用户切实感受到效率提升,而不是急于展示一堆“看起来很酷”的功能。

2、机制驱动,而不是靠热情
项目上线后,必须有配套的制度机制,比如“考勤必须走系统,否则无法算薪”,否则大家自然会回到Excel和手工。

3、客户共建,而不是供应商独演
真正能跑起来的系统,往往是客户的关键用户深度参与设计与配置的结果。只有这样,他们才会认同系统规则,并在内部推动落地。

 

 

四、延伸:需求、培训、维护的价值
需求分析是根基:没有清晰的需求调研和文档,后期所有问题都会被放大。
持续培训是保障:上线不是一场“知识讲座”,而是一场长期的能力转移。
维护与支持是长效机制:没有专业团队和快速响应机制,用户信心很快消耗殆尽。

 

 

很多人以为项目结束在于“上线”,但真实的交付才从“上线之后”开始。
系统能否跑起来,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管理问题。
作为项目交付顾问,我更愿意把自己看作陪跑者和推动者,而不是功能交付员。
上线是一场烟花,落地才是一盏长灯。